作者:老司机 时间:2025-01-18 19:21:25
随着6月1日上海进入
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
家政企业的订单开始恢复
不过,经历本轮疫情
上海家政市场悄然发生变化
出于安全考虑
相比钟点工
住家阿姨缺口很大
“单子等人”现象突出
“一老一小”的家政服务刚需
亟待破解
总算上岗了
有了工作生活才有保障
“上有老下有小,居家以后就没有收入来源。一直在渴望复工。好在,家政企业给予我们一定的生活补助和保障,否则难以生存。”家政服务人员陈婉婉说,因为孩子已上大学、老人也都退休能自理,因此复工后她选择了住家保姆的岗位。
目前,她已顺利通过面试。“主要负责带一个20多个月大的宝宝,住家,兼顾家务活。月收入能达到万元。”她说,对于及时复工上岗、靠双手挣钱养家,她感到有些激动。
受疫情影响,家政企业一度“举步维艰”,如今,此前压抑的市场需求正在企稳反弹,也让陷入困境的行业看到了希望。
长宁区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、爱君家政负责人夏君介绍说,“6月1日开始,我们就正式复工了,这两天的订单量不但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,甚至有几天一度出现了‘爆单’现象。”
家政人员返乡
造成了短时“用工荒”
“行业复工了,订单来了,但是我们也发现突然‘缺人’了,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‘用工荒’。”闵行区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华新说,受疫情影响,在闵行地区,一部分家政企业可以说遭受“重创”,因承压较大、部分企业或要面临一定的“关店潮”。而正处在艰难的恢复期的家政行业又面临新问题:行业复工了,但却招不到合适的人、特别是35岁至45岁年龄段的劳动力。
华新说,“需求量比较大的,比如说母婴护理、为老服务。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员一般年龄层稍大一些,母婴护理则对家政员的年龄、包括学历等都有一定的要求。但是疫情以来,一部分家政员选择了提前返乡,人员的流失率达到了50%,但短时间我们又无法即刻从客地招募人员,因此复工时我们反而有些人手不足。”
金文家政总经理孔静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,“特别是养老单,过去是百分之百成交,如今四五张需求单,最后只能落实一张。”
因为“单子等人”,导致能够上岗的家政员也很挑剔。
孔静介绍,比如,要求雇主能够提供独立房间、独立卫生间,独立房间要带电视机,甚至还要带WiFi;如果是照顾老人,要求一对一,不附带烧饭、打扫等其他家务劳动;老人要求生活能自理,“如果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或者雇主家里人口多,居住条件差,还要附带做其他家务的,家政员就会挑一挑。”
单子等人背后的原因还有这些
出于安全考虑,最近上海雇主家庭改钟点工需求为住家服务需求,也是住家阿姨紧缺的原因。金丽家政公司总经理方金翠说,过去他们的单子中,钟点工和住家是五五开,现在80%的单子都是住家需求,20%是钟点工。
“钟点工收入比住家要平均高出三到五成,人也自由。但是,面对新的市场需求,我们正在尽力说服钟点工及时转岗住家。”方金翠说,“住家服务风险比较小,收入也稳定。一些前期由于封控,损失比较大,还要承担房租压力的阿姨经过说服,愉快地接受了新的岗位。”
而雇主方面,家政员年龄要求在45岁以下的心理预期,也是单子不能成交的原因。“目前市场上最紧缺的就是45岁以下的家政员,为了能够及时成交,建议不妨放低对家政员的年龄要求。”孔静表示,家政服务也是一门技术活,特别是照顾老人,需要有一定护理经验,做事细心,对老人有耐心。“50-60岁的家政员,如果在经验和性格方面有优势的,雇主也不妨放宽对年龄的‘刻板’要求,那么成交可能就会大些。”
为家政企业纾困解难
“家政行业复工复产以来,也面临一些新的难题,我们积极关注的同时,也在想方设法为家政企业纾困解难。”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张丽丽表示,上海市家协将积极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,一是为部分面临困境的家政企业争取房租、增值税税收等成本的减免,二是解决业务量逐步恢复后的“缺人”问题。
张丽丽说,“原先上海的家政服务员多数来自安徽、江苏等地,接下来,我们会鼓励企业从更多省市招募家政员补充市场,逐步恢复‘元气’,提升行业凝聚力。”近年来,上海积极从贵州等地引进家政员,充实上海家政队伍。
企业也在解决现实的问题,金丽家政表示,将为来沪有志于做住家服务的家政员免费提供一个星期以内的住宿,并适当减免中介费等。“对于愿意转岗做住家的家政员,我们还提供免费岗前培训,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快适应住家生活。”
综合自劳动报、上观新闻
来源: 上海新闻广播